怡情“阅”性 “读”当一面——越溪实验幼儿园教师线上读书沙龙活动
“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书香满溢身边”
读书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走进儿童的世界、学习新的教育方法,越溪实验幼儿园举行了教师线上读书沙龙活动,打造学习型教师群体,促进专业成长。
读书沙龙
好书推荐:我们的共读书目
小班组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解读》
观察儿童是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要具备的一项专业技能,科学地观察与解读儿童,可以让教师能够更加的读懂儿童,理解儿童,从而更好地助力他们的成长。
中班组
《做个研究型教师》
本书详细介绍了微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与操作要点,阐明了微课题研究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促进作用,有助于唤醒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自我成长意识,又能为重点课题的研究打好基础。
大班组
《冻不住的好奇心》、《探索成长的力量》
本书其以故事的形式叙述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立场、经验、反思以及幼儿和教师的成功、喜悦、收获、苦恼、失落、决心和意志,真实地反映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幼儿园教育发展的真实画面。
01自主阅读,浸润书香
疫情,虽然暂缓了上班的脚步,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教师们学习的热情。此次共同研读活动在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分小、中、大三个年级组进行,各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阅读。
各组通过钉钉视频会议、微信群聊等形式,向教师介绍了书的主要内容,一起讨论并确定了共读计划。
由于疫情,教师们居家认真阅读,让阅读成为习惯,陪伴着教师每一天。
02分组研讨,互学共进
教师们聚集在屏幕的一端,通过线上分享展示自己的阅读体会。教师们全身心投入,汲取能量,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断挖掘分享中的教育闪光点。
1.边读边理,分享闪光点
小班就《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解读》一书开启了他们的阅读之旅,以问题导向式进行线上研讨,分享了组内的讨论结果。线上研讨的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在交流阅读心得体会的同时,还能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儿童观察”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中班组的教师们阅读了《做个研究型教师》这一书,根据书中对于“如何做好课题研究”这一主要内容,以网络图式进行分组研讨、钉钉视频交流,对课题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们对实际课题研究案例进行分析,共同探讨、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为课题研究的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
大班组在教研组长陆婕老师的领读下,通过以《石榴熟啦》为案例,结合自己做过的课程故事,开展了“建构有深度的课程故事”的读书沙龙活动。教师们围绕两个话题进行了前期的思考和现场思维的碰撞,在浓郁的读书氛围当中积极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2.且读且思,聚焦新问题
经过自主阅读,聚焦教师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各年级组多次相约线上共读和研讨,有针对地以精准分享的方式进行,围绕话题深入剖析,在研讨中建构策略、获得成长。
话题探讨
小班组
教师们通过在线观看经典纪录片《小人国》片段,合理运用书中的各种观察方法与解读手段,撰写了一篇观察记录。
中班组
如何设计问卷调查?
大班组
陆老师:在开展课程故事时有没有存在哪些问题,怎么调整?
谭老师:首先课程故事要表达主题。其次,需要对课程实践中发生的事件进行选择与裁剪,使故事更聚焦。
陆老师:《石榴熟了》这个课程故事用了哪些支持策略来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呢?
冯老师:整个课程故事是幼儿发现石榴树-观察石榴树-摘下石榴-打开石榴-品尝石榴这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是幼儿自发思考提出的,教师作为鼓励、引导、记录的角色给予幼儿支持。
在阅读的同时,教师们还用自己的方式梳理章节脉络,更好地提炼文章的精髓。
为了进一步理解书中的精髓,教师们对各章节进行了深入的阅读和梳理,助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小班组
中班组
大班组
03成果展示,感悟分享
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幼儿园开展了线上成果展示活动。各年级组代表教师借助PPT、照片,从前期的问题出发,阐述各组的结论和心得,提出进一步改进问题的措施。
小班组:乐观察,善解读,助推儿童成长
中班组:教学有温度,研究有深度
大班组:观于细微之处,浅做引路之人
会议结束之后,杨园长做了精彩点评。杨园长肯定了三个年级组从不同角度进行研讨和展示,鼓励教师们要创新形式,多方面阅读,丰富自己的内涵并提升自己。疫去春来,幼儿园里再相聚!
疫情不能阻碍暖心的关爱,无法阻隔学习的脚步。读书沙龙活动中教师们通过网络实现了面对面交流,共阅读、共成长、共收获,深刻地了解到阅读的重要性。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在此,越溪实验幼儿园倡议:
多读书,
多好书,
让阅读深入每一天,
让书香充溢每一家。
润泽心灵,
怡情“阅”性,
丰富人生,
“读”当一面。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