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时空>教学传真> 详细内容

教学传真

创设支持性环境,激发幼儿探索能力的发展——记越溪实验幼儿园中班组“自然角创设及指导”园本教研活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12 10:05:41 浏览次数: 【字体:
 

石榴红、柿儿甜;菊花摇曳,稻穗儿沉甸甸……有这样一个角落,面积不算大,却有着四季变化,它就是我们班级的“自然角”。

    陈鹤琴认为,“大自然是活教材,”强调幼儿与环境互动的重要性。自然角犹如一个浓缩后的大自然,为幼儿们提供了一个探索与发现的世界。近期,越溪实验幼儿园中班组举行了《创设支持性环境,激发幼儿探索能力的发展——以班级自然角创设及指导为例》的园本教研展示。


《抛话题,定方向》

    中班组教师基于儿童的发展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了创设自然角时存在的各种困惑,经过梳理与总结后大家聚焦“支持性环境激发幼儿探索能力的发展”展开讨论。教师们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出了创设自然角环境的理论指导依据,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看现场,作调整》

    如何将这些设想落实到班级实践中呢?教师们观看了中3班和中1班两个案例,分别针对“如何创设的自然角环境”和“自然角可以开展哪些探索活动性”进行讨论。两组教师从不同的观察重点出发,客观地做出了有针对性的分析与评价。










《谈转变,拓思路》

经过本次园本教研活动,大家的观念和指导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自然角不再是教师的管理,而是让幼儿成为照料的主人:通过有计划的规划自然角的区中区让幼儿在每个小区角都有不一样的学习;通过有针对性的材料投放让幼儿的观察有阶段性和持续性;通过有目的引导让幼儿的探索更加的细致化和深入化等等。

最后,大家还大胆设想,在自然角中融入动植物共生环境的内容,让幼儿的探索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共点评,思方向》

    活动结束后,观摩的教师们针对中班组开展的园本教研活动进行了交流。大家肯定了中班组教师对以往自然角的突破,自然角不再是进行简单的浇水、种植活动,而是有各种区域划分,让幼儿可以开展更多的探索活动。并建议可以结合记录内容、观察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谈一谈自然角环境调整前后孩子探索能力的对比。




    最后,杨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她指出通过大家一阶段的研讨,大家对自然角的内容、呈现方式以及价值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次园本教研中的“支持性环境”应该是对观察孩子需求、行为过后做出的支持性的应对方法,教师们要基于孩子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创设支持性环境、激发幼儿探索能力的发展,是这次园本教研最本真的价值,也是孩子有益经验的获得。

提困惑、寻方向,看案例、谈思考,研问题、拓思路,在教研过程中老师们看见孩子、看懂孩子、支持孩子,为激发幼儿的探索能力提供支架。教无涯,研不止,溪幼将继续基于儿童视角,鼓励孩子在这美丽的角落发现美好、探索奥秘、走近自然,让自然教育园本课程建设走得更深更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